2007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消化了各种不利因素造成的利润损失,行业整体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但从行业的结构变化来看,优胜劣汰进程加快,两极分化明显,三分之二的企业陷入困境。纺织工业协会分析2007年1-11月数据发现,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4232家,利润总额1063.46亿元,平均利润率3.97%。
这些企业约占全行业的1/3,平均利润率为8.46%,比2006年提高1.35个百分点。他们加快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解决了许多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适应了新形势,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主动,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然而,占行业三分之二左右的30161家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全行业的10.8%,平均利润率仅为0.74%,比2006年同期的1.19%下降了0.62个百分点,处于亏损边缘,其中7506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4、我国 纺织业出口竞争 现状和对策楼主备注: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国经济处于复苏通道,内需已不成问题,但国际需求仍需观察。纺织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隐忧之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为纺织业已经到了困难的底部。上半年中国进出口降幅将有所放缓。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进出口降幅可能收窄,下半年有望走出低谷。但对于纺织行业来说,由于三季度是传统淡季,2008年积累的外贸订单已经完全消化,相关企业肯定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三季度将成为纺织出口企业最困难的时期。
根据此前海关数据,中国5月出口同比下降26.4%,进口同比下降25.2%,贸易顺差133.89亿美元。经季节调整后,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0.2%和4.4%。5月份国内纺织服装出口总额558.52亿美元,同比下降11.04%,较4月份10%的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
5、如果提高棉纺厂的质量及现在纺织行业的形式1尽快提高产品质量;2降低能源成本;3打开国内市场;4招聘一些销售人才。使用新的和各种纤维生产高质量的纱线和交织织物;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生产特种天然纤维纱、线和交织面料;采用清梳联、紧密纺纱机、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喷气纺纱机、高效精梳机、集体落纱纺纱机(1008锭以上)、粗细络筒机等先进设备生产“三无一精”(无圈、无梭、无接头、无精梳)产品;高档色纺纱、色织布、长丝织物生产;采用精细化、仪器化检测,提高企业电子配棉能力。
提高生产环保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绿色纺织业从国际市场纺织服装的发展方向来看,环保和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重点。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具有绿色面料、辅料和加工方法的纺织品和服装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纤维原料的使用上,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污染纤维,开发可回收纤维、可降解纤维和无毒的功能性健康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