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966年,浙江兰溪宋墓出土了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图二)。这两件出土文物为研究我国东南地区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根据植物区系和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棉花最早出现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随后传播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起于西北,古书称之为“西域”。宋元时期,棉花从北方和南方传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11}
7、英国棉纺织工业实现机械化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工厂最发达的手工业棉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凯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织布机”,在棉纺织业首次引发了机器发明和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旋机、液压织机等先进机器。不久,在许多工业部门,如采煤和冶金,也有了机器生产。
{12}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方便的动力,并迅速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管理生产,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工场,安排机器雇佣工人进行集中生产,于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13}
8、关于纺织的历史中国纺织发展史中国古代以麻、丝、毛、棉为原料,经纺绩(纺沙、织绩、缫丝)加工成纱,再经织(挑织)织成的纺织品,俗称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尺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亚麻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绸产品的传播,最早将中国称为“丝绸之国”。
{14}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经密10/cm、纬密13-14/cm、粒度26-28/cm的梭织双股葛布,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河南郑州清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红陶片上附着的苎麻和粗麻布图案,头骨上附着的丝绸和碎片,以及10多个红陶纺车,是最早的丝织品。
{15}
9、纺织历史中国纺织史:中国纺织史始于何时?现在还没有定论。根据考古实物,纺车等纺织工具早在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河北藁城太西村商代遗址和甘肃永靖商代遗址出土的亚麻布,其精细程度和均匀程度完全可以与现代细麻布相比。可见当时的纺纱技术处于成熟阶段。中国最早的纺织品使用的原料主要是大麻(大麻和苎麻)和葛藤纤维。
大约在春秋战国以前,随着多综提花技术的出现,可以织出几何图案的纺织品。湖南长沙战国墓出土的一件平面纺织品,每厘米有28根经纱和24根纬纱,比现在的平纹细布还要细,秦汉时期,古人在纺织实践中不断创新,变提综为蹬综,用多根蹬杆提沉多个综框。这种能织出复杂花纹的织机被称为“多综多蠕机”,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花纹精美、组织复杂、色彩丰富的丝织品,大多出自这种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