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纺织行业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一定的不利影响。1.有利因素:首先,我国未来纺织行业仍将具有较强的国际比较优势。根据德国Wemer公司1998年提供的58个国家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数据,-1/的劳动力工资成本排名第52位,人均工资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加入WTO后,低廉的工资成本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纺织业尤其是服装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10}
加入WTO后,随着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全面开放,我国经济将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竞争体系,这将为纺织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二是纺织企业彻底转换经营机制。第三,国际国内纺织原料市场充分融合。第四,有利于纺织行业充分利用国际资金,加快技术改造和进步。第三,改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环境。
{11}
7、 我国 纺织业出口竞争现状和对策楼主备注: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国经济处于复苏通道,内需已不成问题,但国际需求仍需观察。纺织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隐忧之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为纺织业已经到了困难的底部。上半年中国进出口降幅将有所放缓。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进出口降幅可能收窄,下半年有望走出低谷。但对于纺织行业来说,由于三季度是传统淡季,2008年积累的外贸订单已经完全消化,相关企业肯定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三季度将成为纺织出口企业最困难的时期。
{12}
根据此前海关数据,中国5月出口同比下降26.4%,进口同比下降25.2%,贸易顺差133.89亿美元。经季节调整后,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0.2%和4.4%。5月份国内纺织服装出口总额558.52亿美元,同比下降11.04%,较4月份10%的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
{13}
8、中国 纺织业的特点2007年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纺织品需求大幅下降,呈现持续低迷态势。与前期形成的巨大产能相对应的是我国纺织总量相对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增速大幅下降。从工业化进程来看,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中国的国际比较优势既不是在资金上,也不是在技术上,主要是在资源的比较优势上,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依然存在。
从国际纺纱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机电一体化带来的高速、高产、高效、连续的生产方式和新型纺纱设备带来的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了纺纱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分工中,谁拥有技术优势,谁就将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棉纱产量虽然总量居世界第一,但整体技术装备严重落后。新型纺纱设备,精梳机和自动络筒机,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而且与其主要竞争对手,如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