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1)宋朝人口过亿,劳动力大量增加。(2)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出现了插秧用的工具;农田水利得到很大改善发展。(3)城市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手工业(1)煤炭开采量居世界第一。(2)铁、铜等金属的冶炼在质和量上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国家的总产量。
商业(1)在城市周围和乡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小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2)北宋初期,四川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小时传递“蕙子”、“关子”等纸币。海外贸易(1)宋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口岸设立“番坊”,供外商居住,并设立“樊氏”、“薛范”。(2)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了城市船务代理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5、宋代手工业在纺织制瓷造纸造船以及匠工等方面的 发展是怎样的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北宋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多集中在官办和私人手工业作坊。北宋朝廷和皇室消耗的大量器物、军需,都是由朝廷专门设立的手工业作坊制作,由少府监、将军监、军器监等专门机构管理。军事装备主管专门制造各种军用物资。少府监专门生产皇家用品。会是主管土建的主管。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作坊是采盐和冶铁。
地主和有权有势的人私开盐井,私产食盐。私人冶铁业由朝廷专门设置的“监”和“冶”来管理和控制。著名的徐州郭利督察局有36座冶炼厂(冶铁炉),每座都有100人以上。家庭手工艺品北宋强迫农民缴纳布帛税。农妇纺织的面料主要用于支付房租和高利贷,少量剩余是自用,基本不作为商品生产。
6、谁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宋朝的纺织业,主要是丝织业?宋代纺织业已发展遍布全国43个州,重心转移到江浙一带。在丝绸面料中,华罗和戚颖是最多的。宋、墓出土了200多件各种罗织法的衣服。罗纹组织结构包括两经、三经和四经的平纹罗,平纹、浮纹、斜纹和各种斜纹的各种花纹罗,以及粗细纬纱分开的落花和流水提花罗。齐一丝绸的图案主要是牡丹、芍药、芙蓉花和菊花。此外,还有首次出土的松、竹、梅缎。
7、棉纺织历史1。纺织史中国纺织发展中国古代纺织史,以麻、丝、毛、棉的纤维为原料,经纺纱(沙纺、缫丝)加工成纱,再经织造(挑织)织成,通常称为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尺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亚麻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绸产品的传播,最早将中国称为“丝绸之国”。
{10}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经密10/cm、纬密13-14/cm、粒度26-28/cm的梭织双股葛布,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河南郑州清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红陶片上附着的苎麻和粗麻布图案,头骨上附着的丝绸和碎片,以及10多个红陶纺车,是最早的丝织品。
{11}
8、中国古代 棉纺织业兴起 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浙江省嘉善县发展了棉纱和棉布生产。当时有“松江布买不够,汤唯纱收不够”的传言。(浙江通志,卷102,品)发展北方棉纺业,由于气候干燥,棉絮不能成捆,虽可制成布,但质量不佳,棉花生产遇到困难。万历年间,北直隶肃宁县的织工创造了一种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多穿点地窖,几英尺深,在上面盖房子。屋檐只比地面高两英尺,并且有窗户让阳光透过。住在里面,可以带着湿气纺纱,从而织出高质量的棉布。
{12}
9、古代纺织业的 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一是发现了一些纺织工具;第二,考古发现了丝片、丝带、丝线。2.商周: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一直非常重要,所以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比如商朝就有专职官员负责指挥蚕桑生产。在周朝,《周礼中》记载的“六国有职”就包括纺织生产。三、汉代:中国的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一、原始社会:首先发现了一些纺织工具。二是考古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发现茧壳,浙江吴兴前山阳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发现丝片、丝带、丝线。
{13}
应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布的国家。2.商周时期,丝绸业在经济生产中非常重要,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比如商朝就有专职官员负责指挥蚕桑生产。在周朝,《周礼中》记载的“六国有职”就包括纺织生产。第三,汉代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素纱单大衣,七绒棉。这充分说明,在汉代,丝织业已经有了高超的技术。
10、 南宋时的哪两个地方有发达的 棉纺织业成都苏杭。苏州松江,南宋继承了千百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棉纺织业尚未普及,棉花种植也未大面积推广。因为当时的棉花主要是海岛棉,手工棉纺织在海南比较发达,南宋末,松江府黄道婆居崖州,将黎族的技术和工具带回松江,最终催生了元代新的棉纺织业发展。毕竟元朝的统治者来自北方,寒冷的沙漠对棉布的需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