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纺民族工业爆发了!新疆棉花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中的纺织和面粉得到了最快的发展。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海外华人竞相投资国内现代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机遇,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意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规模生产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的革命,而且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1870年前后,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
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科技革命。2.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成为有偿劳动者。
纺织业.1.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争一熄,列强争相做中国的债主,攫取修铁路、开矿办厂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商品出口继续扩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什么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暂时减少对华资本输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得到了发展的机会,有了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厂600余家,新增资产1.3亿余元,其中纺织业发展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