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纺织业-1/和产业链-3/中的行情。近年来“产业链”一词频繁出现在报纸和文献中,如:纺织产业链,啤酒产业链,生态产业链,服务-1,其实任何行业都可以形成a 产业链,现实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产业链,很多产业链会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网络。
2、“夏津纱线”区域品牌价值46亿元,这个棉纺织产业集群做了些什么?
长期以来,山东省夏津县以种植棉花闻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素有“白银夏津”之称,是中国著名的棉纺织城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定的“夏津纱”区域品牌价值达46亿元,纺织产业成为夏津经济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近年来,纺织产业作为夏津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多样化、高端化等方面不断提升,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那么,夏津县的纺纱业发展现状如何呢?有哪些突出的问题?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夏津县纺织行业纺纱能力约200万锭,占山东省德州市的50%。纺纱企业78家,其中环锭纺企业44家,气流纺企业39家,其中5家企业同时拥有环锭纺和气流纺。2019年,该县纺纱(含毛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53.9亿元,利润约3亿元。
通州家纺行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通州起步早、发展快的主导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由家庭作坊式转变为现代化企业,以规模大、品种全、设施配套完善和研发能力强而享誉国内外,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2007年12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家纺城”称号。首先是总优势。2007年,家用纺织品行业实现销售额5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用纺织品生产、销售和出口基地,市场占有率最高。
全市从事家用纺织品生产的企业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超过14.5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2家。涌现出江苏紫罗兰、江苏佳宝、江苏亚伦、江苏金太阳、通州蓝思宇等29家销售额过亿的企业。二是配套优势。工商企业数千家,家庭工商户数万户,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中心,形成了公司和农户、产品进万家的独特的庞大生产经营集团;形成了纺纱、织造、印染、成品制造、整理、包装、研发等较为完整的生产分工协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