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具革新(丝织机的出现),技术改进(双色印刷技术),分工精细,规模庞大,资本主义萌芽。3.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农产品品种增多,国际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江浙一带出现了以工商业闻名的城镇。4、因为棉花比养蚕好,“收养不用劳动,有一定效果。”所以有些丝绵是用棉花代替的,有些丝绸面料是用棉布代替的。丝绸行业产品要升级高档发展,覆盖面要缩小。
大约5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都开始了丝织生产。丝织业起源后,直到殷商、西周时期才大量出现发展。这一时期,丝织业主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上游和淮河流域。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遍布黄河流域,各诸侯国都把发展农业和桑业生产放在经济生活的首位,丝绸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丝绸业的重要产地有齐、鲁、魏、郑、魏、秦等国。齐、鲁、魏是中国丝绸工业的中心,、鲁茂、魏晋被认为是最珍贵的丝绸产品。
西汉丝织品的主要产地有临淄、香邑、长安、洛阳。在东汉时期,成都也成为了丝绸工业的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丝绸业生产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直到北魏统一北方,丝绸业才逐渐恢复。定州位于黄河下游,是北齐时期的丝绸工业中心。长江中下游丝绸业发展迅速发展。隋唐时期前期黄河流域丝绸业恢复和发展,河南、河北二道为主要产区,巴蜀地区丝绸业也比较发达。
中国?黄道婆发明了纺棉花,做了专门的纺车,效率很高。明朝这一时期末期,江南出现了大规模的织布工,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萌芽。先是发明了飞梭,然后是水驱动,再后来是蒸汽驱动。最重大的影响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查百科纺织卷!都在里面了。半个世纪以来,纺织业既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凸显了纺织业面临的问题,如企业重组、劳动生产率低下、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等。
1999年,纺织业出口顺差32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70%。根据2000年的统计,-0年有1300万产业工人,占全国产业工人的13%,固定资产占全国的11.4%。江苏省纺织行业出口创汇达74亿美元,占净顺差16亿美元的94%。全国近13亿人口,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离不开纺织业。
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纺织印染中国古代纺织印染技术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就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制作简单的纺织工具,以适应气候的变化。直到今天,我们的日常衣服,一些生活用品,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中国机织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纺车和腰机。西周时期简单的机械织机、纺车和具有传统性质的织布机相继出现,汉代开始广泛使用提花机和斜织机。唐朝以后,中国的纺织机械日益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纺织业-4/。
在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一般是羊毛、大麻、棉花三种短纤维。例如,地中海地区用于纺织的纤维只有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过去使用棉花。除了这三种纤维,古代中国还大量使用长纤维丝绸,蚕丝是所有天然纤维中最好、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用来织造各种复杂的提花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