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纺织发展史。我国古代的纺织品,以麻、丝、毛、棉的纤维为原料,经纺纱(织、织、缫丝)加工成纱线,再经织(挑)织,俗称纺织品。与众不同的纺织品时期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尺度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亚麻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绸产品的传播,最早将中国称为“丝绸之国”。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经密10/cm、纬密13-14/cm、粒度26-28/cm的梭织双股葛布,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河南郑州清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红陶片上附着的苎麻和粗麻布图案,头骨上附着的丝绸和碎片,以及10多个红陶纺车,是最早的丝织品。
2004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中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较上一年提高了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但也存在重复研究、研究视野狭窄等问题。这描述如下。手工业杨伯达认为,早在6000年前,东北、东南等玉器文化区的“玉器之路”以及为它们之间交换玉器而形成的玉器路网就已经出现。涂恒贤和张认为,中国丝绸纺织的提花技术形成于商周早期。
白云乡不同意铸造武器的“美元”是指青铜,制造农具的“恶金”是指铁的传统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人时期对青铜和铁的美与恶没有认识和区分。认为“美元”和“邪金”都是指青铜,美元是优质青铜,“邪金”是劣质青铜。蔡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先秦秦汉手工业的论文,他认为原始手工业对当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纺织史:中国纺织史始于何时?现在还没有定论。根据考古实物,纺车等纺织工具早在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河北藁城太西村商代遗址和甘肃永靖商代遗址出土的亚麻布,其精细程度和均匀程度完全可以与现代细麻布相比。可见当时的纺纱技术处于成熟阶段。中国最早的纺织品使用的原料主要是大麻(大麻和苎麻)和葛藤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