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是元代著名的女性纺织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她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早年的经历和对纺织技术的贡献在劳动人民中流传已久。相传她小时候是童养媳。因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离了自己的家,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口市)。从那以后,她在海南岛生活了30多年。在海南雅周期间,她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掌握了一切先进技术,还把雅周黎族人民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了家,并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创新,使家乡乃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黄道婆之前,棉籽去除是棉纺织工艺中的一个难点。棉籽在棉桃里面比较粘,很难剥。13世纪后期以前,有的地方是用手推铁棒碾去棉籽,有的地方是直接用手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至于棉籽去除过程中经常堆积原棉。轧花机搅拌机在黄道坡推广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弹棉器械方面,黄道婆之前江南虽然有弹棉弓,但是很小,只有1尺5寸长,效率很低。
5、棉纺织历史1。中国纺织发展史。我国古代的纺织品,以麻、丝、毛、棉的纤维为原料,经纺纱(织、织、缫丝)加工成纱线,再经织(挑)织,俗称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尺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亚麻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绸产品的传播,最早将中国称为“丝绸之国”。
6、与 纺织业有关的历史关于中国纺织发展史中国纺织发展史古代的纺织品,是以麻、丝、毛、棉纤维为原料,经纺纱性能(纺沙、织造性能、缫丝)加工成纱,然后织(挑)织而成的,俗称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尺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亚麻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绸产品的传播,最早将中国称为“丝绸之国”。
{10}
7、纺织品在哪个 朝代出现的新石器时代纺织品。在已发掘的数百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几乎所有的纺车都已出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腰机。这一发现从考古学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果说丝绸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亚麻布更早,但如果说棉衣是普通百姓普遍使用的,他们在元代的黄道婆那里学会了棉纺技术。它从古代旧石器时代就存在了。丝绸是河姆渡的。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政治开始动摇,但仍依靠江南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
{11}
这幅南都图反映了明中叶南京的繁华景象,各种店铺比比皆是。人群挤得水泄不通,路都被埋了。带到南京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开始出现纺织业明朝初年,洪武帝下诏让农民自给自足,除了种水稻还要种桑、麻、棉,最终促使农民发展出有利可图的用丝、棉纺织的手工业,并且流行起来,这也是江南工商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12}
8、关于纺织的历史中国纺织发展史中国古代以麻、丝、毛、棉为原料,经纺绩(纺沙、织绩、缫丝)加工成纱,再经织(挑织)织成的纺织品,俗称纺织品。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尺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亚麻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上丝绸产品的传播,最早将中国称为“丝绸之国”。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经密10/cm、纬密13-14/cm、粒度26-28/cm的梭织双股葛布,是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河南郑州清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红陶片上附着的苎麻和粗麻布图案,头骨上附着的丝绸和碎片,以及10多个红陶纺车,是最早的丝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