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注意工具和机器的区别。工具一般是指人们在劳动和生产中使用的,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器具,如斧子、钳子、缝衣针等;和机器一般由机床(或工作机)、传动机、动力机三部分组成。所以凯的梭子只能是手工具的一部分,而不是机器。工业革命始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所以飞梭的发明并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虽然梭子在完整意义上还不能算作机器,但效果显著。梭子的使用造成纺织失衡,一个织工往往需要6-8个织工供应棉纱,造成严重的“纱荒”。
4、纺织机械的发展历史人类最早使用天然纤维作为纺纱和织布的原料,早于文字的发明(见世界纺织史和中国纺织史)。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使用手纺车,到了宋代,他已经发明了30多种带锭子的液压纺车。1769年,英国人r·阿克莱特(又名理查德·阿克莱特)制造了一台水力纺纱机。1779年,一位英国人s·克伦普顿(Samuel crompton)发明了纺纱机。传入美国后,1828年,美国人j·索普发明了环锭纺纱机,由于连续纺纱,生产率提高了数倍。
1733年,英国人j·凯(又译为约翰·凯)发明了梭子攻击它,使它高速飞行,织机生产率成倍提高。1785年,英国人E·卡特赖特发明了动力织布机,同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棉纺织厂,这是纺织业从工场手工业向大规模工业生产过渡的转折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加促进了纺织工业的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纺织机械的改进。
5、纺织机和蒸汽机对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作用从手工业到机械工业。棉花的机械化纺织业引起了棉花加工业和棉花印染业的机械化,出现了轧棉机、梳棉机、漂白剂和染色机。与此同时,棉纺、织布、毛纺、花呢纺、漂白、印染的机械化,引起了化工、染料、燃料、运输等一系列部门机械化的连锁反应。工作机和动力机的不平衡导致了动力革命。n水力纺织的缺点:①仅限于有水力资源的农村地区,还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
(3)有条件的地方,楼主也趁机提高了工厂的区域价格。2.高潮:动力机革命17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属材料和燃料,于是采矿业剧增。排水问题在矿井中普遍存在。有了马,每三个小时,一个矿就要养几百匹马。在古希腊,西罗发明了蒸汽旋转球。1695年,波义耳的助手,法国的丹尼斯·巴本,为实验发明了活塞式蒸汽机。为什么工业革命是从纺织业?为什么不从出口商品和冶炼业入手?首先,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手工业作坊迅速发展,到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地国家。随着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作坊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增加商品的产量,需要改进生产技术,于是珍妮纺纱机和液压纺纱机在60年代相继问世。
当然,水驱动的机器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使用机器需要更方便有效的动力,于是瓦特做了改进的蒸汽机。1785年,这台蒸汽机被用来驱动纺织品机器,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个原因是手工业是当时的主要工业市场,手工的效率低,所以人们试图满足当时市场的需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珍妮纺纱机纺出的纱线又细又容易断。虽然可以同时纺十几根纱线,但效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10}
6、纺织机械的相关产业纺织机械制造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制造整机机器,另一类是制造专用零部件(如锭子、摇架、领圈、钢丝圈、织针、针布、综片、停经片等。).制造整个纺织机械厂的专用设备在全厂设备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可以换品种生产其他机械。制造特殊零配件的工厂专用设备和流水线比例大(尤其是织针和服装),很难改变品种。在各种加工岗位中,铸造工的比例在逐渐减少,冷冲压、磨削、电镀、抛光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纺织机械工艺性强,结构复杂,零件多。出厂前需要进行预装配或部分装配,然后进行生产试验或局部生产试验,确保机器的质量符合要求,纺织机械厂配备了设备齐全的测试部门。纺织机械零件种类繁多,如双针筒圆袜机零件1200 ~ 1500种,零件加工工序多种多样,如果一个工厂同时生产多种机器的话,就要合理安排零件的生产节奏和衔接,保证能如期在流水线上提供整机装配所需的零件品种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