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元汇率损失。美元的不稳定性增加了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使得以美元为主的中国外汇储备承担了巨大的贬值风险。3.对外贸的需求下降了。由于外需减少,出口大幅下降,对出口企业、出口导向型行业和出口导向型地区造成负面影响。4.中间产品的被动购买。全球经济下滑导致库存锐减,采购推迟。5.国际资本回流。跨国投资者因流动性不足而调回资金,大幅减少对外投资。
6、中国的 纺织业发达地区的分布情况?纺织行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在中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纺织产业集聚区。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下,这些集聚区产业集中度高,产品特色突出,企业数量众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规模效益明显,产业与市场互动,其纺织经济已占全国纺织经济的70%以上。在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纺织产业集群区。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下,这些集聚区产业集中度高,产品特色突出,企业数量众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规模效益明显,产业与市场互动,其纺织经济已占全国纺织经济的70%以上。
{10}
改革开放后,中国凭借日益强大的国力、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勤劳的人民,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短短20多年,中国制造的各类产品遍布全球市场,“中国制造”的产品以其强大的竞争力迅速占领了世界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市场。其中,有不少来自国内广大的产业集聚区,很多消费者并不熟悉。
{11}
7、我国纺织工业的现状前景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纺织业近年来,依托科学发展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十五”期间,纺织工业在推进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亮点频出,取得了突出成绩: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231亿元和690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04.6%和133.5%。
{12}
国内装备制造技术的提高和国际先进技术设备的加速引进,极大地提高了行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十五”期间,我国国产成套设备基本达到90年代国际水平。棉纺行业国际先进技术装备比例超过50%,比“十五”前期提高20个百分点。多年来,制约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印染后整理水平显著提高,国产印染面料质量显著提升。
{13}
8、如果提高棉纺厂的质量及现在纺织行业的形式1尽快提高产品质量;2降低能源成本;3打开国内市场;4招聘一些销售人才。使用新的和各种纤维生产高质量的纱线和交织织物;符合生态、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纱、线、交织物生产;采用清梳联、紧密纺纱机、全自动转杯纺纱机、喷气纺纱机、高效精梳机、集体落纱纺纱机(1008锭以上)、粗细络筒机等先进设备生产“三无一精”(无圈、无梭、无接头、无精梳)产品;高档色纺纱、色织布、长丝织物生产;采用精细化、仪器化检测,提高企业电子配棉能力。
{14}
提高生产环保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绿色纺织业从国际市场纺织服装的发展方向来看,环保和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重点。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具有绿色面料、辅料和加工方法的纺织品和服装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纤维原料的使用上,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污染纤维,开发可回收纤维、可降解纤维和无毒的功能性健康纺织品。
9、 纺织业的企业转型纺织专家根据纺织业国内现状提出企业应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战略转型:一是企业要加强管理,增加快速反应机制,走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质量的路线。无锡第一棉纺厂人力资源资源部门主任认为,在外部环境对棉花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过去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是没有出路的纺织业,20世纪90年代,国际纺纱技术在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向连续化生产发展。欧洲全自动纺纱车间的万锭使用人数只有6人,而中国大部分棉纺织企业的万锭使用人数在200人左右。